• 培训选课网,让你培训更容易!
讲师
  • 课程
  • 讲师
  • 机构
  • 视频
选择地区
  • 北京市
  • 上海市
  • 广州市
  • 深圳市
  • 杭州市
  • 西安市
  • 成都市
  • 天津市
  • 重庆市
  • 广东省
  • 浙江省
  • 江苏省
  • 四川省
  • 湖南省
  • 湖南省
  • 湖北省
  • 安徽省
  • 江西省
  • 东三省
  • 河北省
  • 山东省
  • 山东省
  • 海南省
  • 内蒙古
  • 陕西省
  • 山西省
  • 甘肃省
  • 云南省
  • 新疆省
  • 其他地区

教练技术各流派的区别

发布时间:2018-02-25 09:22:02 浏览量:3290

作者:崔蕾蕾

 

因为太多人来问两者的区别,我觉得还是要写篇文章,让大家有所了解。

因为本人经历过几种流派的教练技术,有些肤浅的认知,故在此大放厥词,如果有不正之处,还请各位谅解。

 

我经历过教练技术三阶段、学过大成教练,正在学CPCP,拆书又拆过埃里克森体系的《被赋能的高效对话》,还有《高绩效教练》等,所以稍微能够区分不同之处。

因为都叫教练技术,所以我喜欢把汇才体系的教练技术称之为“教练技术三阶段”(后面再讲)。

关于教练技术的起源,我听到的版本是添高威发明的,也有翻译叫蒂姆西加尔伟(W.TimothyGallwey(美国))。他写了一本书,叫《The Inner Game of Work》,中文译为《内在的游戏》。

 

他提出了一个理论:p=P-i,也就是人的表现=人的潜能 干扰。即只要消除干扰,专注在目标上,表现就会提升。

添高威宣称自己找到一个方法,可以让任何人在20分钟内学会打网球。

你听到这里,你会觉得不可思议。

我当时听到的第一反应:骗人的。

美国ABC电视台觉得添高威在“吹牛”,所以他们找了一些人过去,让添高威现场“教练”,包括一名长期没运动的170磅的家庭主妇莫莉。

然后,然后奇迹真的出现了。

我看完视频之后,深深折服。

 

你只需要在百度上输入“添高威 网球 真相”,你就可以找到这段视频。

 

你会发现不少教练书籍会提到添高威和《内在的游戏》(内在的工作诀窍),不过翻译的问题,也可能叫蒂姆西。这些作者也承认自己在添高威的公司待过。

添高威的视频公布后,美国电信电报公司(AT&T)找到了添高威,让他去做个分享。添高威没有多大的信心,坦诚自己不懂公司管理,但是他还是去了。结果分享非常成功,高管们记了密密麻麻的笔记,里面没有和网球相关的信息,写的都是公司管理、市场营销、人力资源相关的信息。

 

由此,企业教练这个名词就开始出现,后面开支散叶,就产生了很多流派。我不清楚各个流派的发展,但是教练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。

后来就发展出来一些联盟组织,最出名的应该是国际教练联盟ICF和国际教练协会IAC,他们把教练分成了三个等级,ACC(助理级教练),PCC(专业级教练)和MCC(大师级教练)。

 

CPCP和埃里克森两个流派的课程是获得这两个组织认证的(我孤陋寡闻,应该还有很多其他的流派是可以认证的,只是我不知道而已。)

为了得到教练认证,所以机缘巧合之下我参加了CPCP的学习。

 

接下来就有必要说说“教练技术三阶段”这个流派。

我是在几年前参加了这个课程,收获非常大。

据我听到的版本是,20多年前,香港人 Eva Lawrence两夫妻在美国学了一个课程,具体名字不清楚,我称之为“素质提升课程”。

而这个“素质提升课程”据说是针对二战退役的美军开发的。因为当时二战后,很多美军出现了心理问题,并且对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(战争创伤据说有很严重的后遗症)。所以有机构集合了一批优秀的心理学家、教育学家和人类学家,创造了这门课程。

 

据说,这门课程帮助了很多美军过上了正常的生活。后来有人就尝试把这门课程开放给社会大众,结果遭到了差评。因为这门课程强度大,要求高(军人遭受的磨难比普通人大多了),所以很难为普通人接受。

 

为了普及这门课程,所以又开发出了“铺垫课程”,就是一个过渡课程,让普通人更容易接受主课程,所以铺垫课程称之为一阶段(醒觉),而主课程称之为二阶段(蜕变)。随着课程的发展,又发展出了三阶段课程,主要强调落地实践,知行合一(我不知道第三个阶段的课程是不是EVALawrence创造,特此备注)。

 

Eva Lawrence两夫妻学完之后非常兴奋,决定在香港进行推广,目标群体是香港的精英人群。后来他们就建立了一家公司,叫汇才。

我猜,Eva Lawrence 之前已经学习过教练技术(很可能是埃里克森体系的)。所以他们把教练技术和这个“素质提升课程”融合在一起(真是不得了的创举)。在三阶段里,还开设了教练课程,简称CP

 

发自内心佩服Eva Lawrence的学习力和创造力,他们还写了一本书《人本教练》(九点领导力),这本书简直了,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管理学的有机结合。

 

最后,他们把这个课程称为“教练型领导力”,不知道什么原因,发展到后面就被学员称为了“教练技术”。

所以,这就导致了大家的困惑,为什么都是教练技术,但是内容不同呢?

按照我的理解,简要地说,教练技术三阶段是“素质提升课程”+“教练技术”两者的结合。

 

给你一个简单判断的标准,就是上课很多人穿着黑色西装的话,就是在上“教练技术三阶段”的课程。

后来,汇才因故解散(不做探讨),公司的导师和员工离开后在各地各自创建新平台进行推广,所以你可以看到各种名称的平台(大部分都延用汇才体系的课程内容)。

教练技术三阶段课程在前几年是爆发性的增长,据说广东知名的慈善组织“狮子会”内部也有一个教练技术三阶段的课程。

 

最后,我想中立地说一句。

教练技术三阶段这个课程很好,但是在有些地方可能因为某些平台经营者的“唯利是图”,而导致外界的误会,甚至批判。

我觉得很正常,就像再好的明星,也有人歌颂,有人批判。

这个世界就像太极一样,有正面就有负面。

 

不管哪个流派的教练技术,只要起心动念正向积极、符合共赢,课程能支持他人成长,聚焦目标,取得成果,我觉得都是值得学习的。

以上内容,全部都是我个人的演绎和推理,不代表任何教练技术流派的观点。如有不妥之处,请及时告知,以便我及时修正。

谢谢!

 

免责声明:文章来源于互联网或已标明来源,版权及观点归属原作者。如果涉及到版权要求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尊重您的知识版权,并按要求删除处理。 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