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培训选课网,让你培训更容易!
讲师
  • 课程
  • 讲师
  • 机构
  • 视频
选择地区
  • 北京市
  • 上海市
  • 广州市
  • 深圳市
  • 杭州市
  • 西安市
  • 成都市
  • 天津市
  • 重庆市
  • 广东省
  • 浙江省
  • 江苏省
  • 四川省
  • 湖南省
  • 湖南省
  • 湖北省
  • 安徽省
  • 江西省
  • 东三省
  • 河北省
  • 山东省
  • 山东省
  • 海南省
  • 内蒙古
  • 陕西省
  • 山西省
  • 甘肃省
  • 云南省
  • 新疆省
  • 其他地区
集团管控新模式设计
我要点评
  • 课程时长:2天
  • 授课讲师:杨少杰
  • 课程编号:322237
  • 课程分类:集团管控

课程费用

0

浏览次数

3018

关键词:
  • 课程详情

【课程介绍】一直以来,集团管控三分法广泛应用于中国企业实践,效果到底如何呢?仔细研究不难发现,除了运营管控型以外,战略管理型、财务管控型均不理想,甚至找不到一个成功标杆。

 

战略管控型处于财务管控型与运营管控型的中间地带,理论上可以实现,现实中却很难把握这个“度”,要么力所不及,要么矫枉过正,因此战略管控型问题最多。而财务管控型逐渐变成一种集团企业的趋利避险投资行为,几乎与“管控”一词没有丝毫关联。

 

如今,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,传统集团管控方式问题重重,显然需要重新思考一下管控问题。《集团管控新模式设计》是从组织形态管理角度梳理集团管理模式的演变规律,对集团转型以及新管控模式的进行探索,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。

 

【课程对象】集团企业变革者、主要执行者

【课程时间】2

 

【课程目标】   

理解企业形态进化规律

理解集团管控演变规律

理解三种管控模式的逻辑关系

掌握事业部群矩阵型结构设计原理

掌握项目群管理机制设计原理

掌握集团管控配套管理机制设计

 

【课程内容】

一、新商业时代中国企业转型方向

2018,大量淘沙,新组织崛起

研讨:如何理解中国企业转型的关键词

中国处于?.0时代

企业形态进化规律

10S企业形态分析模型

从进化危机路线图认知中国企业转型

“转型”也是“转形”

 

二、重新定义集团管控

“管理”与“管控”的区别

集团管控的本质——集团价值最大化

经典的集团管控“三分法”与现实问题

集团管控演变规律——母子关系、伙伴关系、客户关系

集团管控黄金法则——让价值从成员企业流向集团企业

集团管控新模式:三引擎模型

 

三、传统集团管控模式——母子关系

传统集团内部定位:母子关系(运营管控效果)

传统管理模式特征:三支柱模型

职能型结构特点:垂直模式、“分工”与“协作”

产品管理方式特点:规模化、标准化

成员组织特点:层级管理、功能设计

存在二律背反原则

具有两大“硬伤”:“母子矛盾”与“子子矛盾”

新商业时代市场特征对集团管控的要求

 

四、生态型企业管控模式——客户关系

生态型集团内部定位:客户关系(财务管控效果)

生态(平台)型组织管理模式:新“三支柱模型”

流程型结构特点:横向管理模式

流程管理方式特点:集成化与系统化

成员组织特点:差异管理、物种设计

生态型集团企业是大势所趋

 

五:集团转型管控模式——伙伴关系

转型期集团内部定位:伙伴关系(战略管控效果)

集团转型管理模式:“三引擎模型”

矩阵型结构特点:横、纵两种管理模式

项目群管理方式特点:独立性、系统化

成员组织特点:功能设计、角色设计

集团转型三种形态:“链”“平台”“生态”

组织形态管理案例库(美军的流程型组织,稻盛和夫的阿米巴,合弄制(Holacracy)的“圈子”、晨星公司的自组织管理、腾讯的“大三层金字塔、小三层金字塔”,阿里的“大中台、小前台”,华为的“铁三角”,海尔的“人单合一”,中兴通讯的“无边界组织”、美的集团的“全价值链卓越运营”……)

 

六、集团转型管控模式设计方略

事业部矩阵型结构设计——集团架构

项目群管理机制设计——管理系统

集团总部转型升级——三大角色

集团产业链重新整合——两大原则

集团管控新模式设计——业绩管理

集团管控新模式设计——薪酬管理

集团管控新模式设计——人才管理

集团管控新模式设计——事业合伙人

集团管控新模式设计——股权激励系统

案例分享——某集团企业管控模式“3+5+N

 

六、集团转型管控三部曲

1. 第一部曲:产品(事业部群)矩阵型

2. 第二部曲:混合(事业部群)矩阵型

3. 第三部曲:客户(事业部群)矩阵型

5. 华为的三引擎模型特点

6. 海尔的三引擎模型特点

7. 中兴的三引擎模型特点

 

讲师介绍:

杨少杰

独立学者、合伙人、顾问、讲师,致力于组织形态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实践

第一位系统研究组织形态管理的独立学者,组织形态管理理论、企业形态进化规律的提出者

北京东方博融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

北京、清华、人大等高校高级研修班特聘讲师

国内多家咨询机构、培训机构合作讲师

LG电子商学院特聘专家

多家企业变革指导顾问

 

专业著作:《进化:组织形态管理》《集团人力资源管控》

专业论文:《企业管理》《人力资源》《首席人才官》等期刊发表数十篇

 

电话:18101331974(杨少杰),

电话:010-63778667

电邮:ysj0127@126.com 

文字点评:

现场照片:

  • 0/5

您确定要删除作品图片吗?

确定取消

  • 课程目标与内容的逻辑性:
  • 课程整体设计的专业性:
  • 课程内容的新颖和创新:
上一篇: 生产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下一篇: